△視頻制作: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季學根 李思遠 劉超
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是革命老區,在抗日戰爭中新四軍將士與40萬定遠兒女同呼吸共命運,浴血奮戰,2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處處是殺敵的戰場。10月24日,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采訪組抵達定遠,追尋劉少奇、葉挺、張云逸、徐海東、羅炳輝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抗日軍民的光輝戰斗足跡。
△在定遠縣城,94歲的新四軍老戰士姬忠奎,深情講述了自己跟隨羅炳輝師長參加抗戰的英勇故事。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思遠 攝
1939年初,新四軍第四支隊挺進皖東藕塘地區,開辟敵后戰場,創建了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游擊根據地。為了更好地貫徹中共中央“鞏固華北,發展華中”的戰略方針,同年11月,中原局書記劉少奇親臨定遠,坐鎮藕塘,直接指揮皖東乃至華中地區廣大軍民抗日寇斗兇頑。他先后主持召開了三次中原局會議,對華中地區新四軍的發展方向、如何建立根據地及加強黨的建設,起到了定調定向的巨大作用。1940年3月,劉少奇親自指導成立了皖東地區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——定遠縣抗日民主政府。據定遠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葛存仁介紹,藕塘這個原本不起眼的閉塞農村小鎮,一度成為皖東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時有“小莫斯科”之美譽。
當天,采訪組先后走進藕塘革命烈士陵園、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以及王小廟無名烈士陵園。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位于定遠縣大橋鎮三官村,2018年與藕塘烈士陵園共同獲評安徽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。王小廟無名烈士陵園位于定遠縣倉鎮觀寺村境內,這里安睡著700多名新四軍無名烈士,是全國最大的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。在定遠縣城,記者還采訪了94歲的新四軍老戰士姬忠奎,他深情講述了自己跟隨羅炳輝師長參加抗戰的英勇故事。
請輸入驗證碼